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喜讯 | 我会常务理事刘加平、院士中心专家应汉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1-11-18 阅读量:299

11月18日,从中国工程院传来喜讯。

我会常务理事、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加平教授和我会江苏省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应汉杰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加平教授



刘加平教授长期致力于“收缩裂缝控制”“超高性能化”两个核心领域的深入研究,结合混凝土结构和施工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混凝土收缩裂缝控制理论体系,发明了系列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创建了减缩抗裂、力学性能提升和流变性能调控三个关键技术群,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太湖隧道等110余项重大工程。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获国际专利14件,中国专利银奖1件、优秀奖5件;获软件著作权1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参编标准或规程22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两院院士增选是我国科技界的大事,是打造引领国家创新方向、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举措。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既是对刘加平教授长期以来专注科研与技术服务取得的突出成就和卓越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研究领域创新成果和技术进步的充分认可;是对刘加平教授科研学术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是对科研创新团队的最大鼓舞。



应汉杰教授



近三十年来,应汉杰教授一直从事生物化工与制药工程交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致力于提高生物制造效率的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工程的应用,在面向生命健康的医药、营养等化学品的前沿绿色制造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与突破。

 

应汉杰教授创新性地将细胞的代谢与遗传特性开发成为能量调控、细胞时空调控和细胞集群调控等系列调控细胞代谢反应的普适性技术,显著提升了细胞代谢反应过程的产品得率和生产效率。尤其是所发明的细胞集群调控技术,在全球工业规模实现了细胞的长期连续使用,为生物制药以及其他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工程科技解决方案。获新药证书l本、药品注册证4件;获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和5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项排名第一),发表SCI论文211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83件,美国发明专利8件,获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等。


来源:苏博特SBT、南京工业大学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