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师队伍。为了解和掌握我省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现实情况,1月5日,省工程师学会在南京举办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座谈会。
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刘京南,学会监事会副主席、南京理工大学科协常务副主席沈家聪,学会常务理事、省科协原二级巡视员、组织人事部部长陈蕾,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江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科技处处长孟庆杰,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协秘书长梁军,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立丰、学会秘书长朱晓蓉参加了座谈会。
工程师队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生力军,是我国科技竞争的优势所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畅通我省卓越工程师职业发展通道,发挥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参会代表结合自身工作,回顾了当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主要问题有:学生研究的课题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课程体系和工程能力评价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引导,企业参与工程技术培养的积极性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参会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思路和建议。学会将在这次座谈会后,把会议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形成省政协提案和科技工者建议,呼吁强化学会、高校、企业等各方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的建设。
省工程师学会将积极发挥工程类社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学习借鉴国际社会组织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工程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工程技术融合发展。通过宣传表彰先进,弘扬工程师文化,提升工程师社会地位。细化落实已建设的“江苏少年工程院”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加强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依据《江苏省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团体标准,逐步建立适用于各专业领域的工程能力评价体系,促进工程师能力建设的国际化。
来源: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