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科普场馆运营与科普产业创新分论坛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0-09-26 阅读量:603

 9月25日,由江苏省科普服务中心、江苏省科普场馆协会、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承办,江苏奇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科普场馆运营与科普产业创新分论坛,在南京江苏省会议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科普、创新、融合”为主题,科普场馆运营与科普产业创新分论坛围绕大会主题,邀请11位专家学者对场馆运营、科普产业创新的发展分别作了主题演讲,交流分享了相关领域的成果与发展创新理念。

 南京科技馆张志强副馆长在论坛上以“浅谈展品创新中的科学原则和思路实践”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张志强副馆长在演讲中特别强调,常展常新是科技馆保持持久活力的必然选择,直接采购与委托设计的不足之处明显。为此,南京科技馆积极开展展品创意研讨会,经过五年的摸索与探讨,形成了创意设计、方案制定、各方论证、规范招标、施工监管、梯次验收、维护保养的全程监控的成熟做法,在改造展区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厦门科技馆馆长郁红萍以视频报告的形式,分别以“创造体验 跨界融合——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运营经验分享”、“创新——科普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题作了精彩分享。

 苏州青少年科技馆陆向红馆长就“体系式‘馆地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作了演讲报告。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的主阵地,有责任去创新工作模式,搭建工作新平台,开辟工作新路径,而以创新为驱动力,适应和满足新时代新发展的节奏和需求,系统化的“馆地合作”科普新模式成为破题之道。

 常州博物馆路亚北副馆长以常州博物馆自然馆的科普工作为例,在“以自然创造流量,以活动扩大影响”的演讲中指出,科普展览要有创新,科普活动要有特色,争取上级重视、分工明确、科普经费落实都是重要的工作,整合社会力量、统筹各方资源,方方面面俱全才能做好科普工作。

 张家港市科协龙凤清主席以张家港“科普场馆群”为例,以“基层科普场馆建设创新实践”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当前张家港的科普场馆建设形成了“一核多元”的科普场馆体系,以“市级综合类科普场馆”为核心,社区科普场馆群、迷你创客空间群、企业科普场馆群的多元化发展。在此体系基础上采取了多种创新手段,对科普场馆的有效利用和作用发挥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龙凤清主席就当前科普工作,指出了要以需求为牵引,既要开发各级领导,使之重视关心,又要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使之热情参与,助力形成大科普工作格局。

 在科普教育和科普文创方面,上海自然博物馆赵静老师、重庆科技馆郑诗雨老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馆杜鹃老师分别以“‘基于项目的学习’(PBL)在科技馆教育中的应用与思考”、“科普文创产品现状分析及思考”和“科普场馆研学课程开发策略”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报告,就面向未来的科普教育创新应用和科普文创的创新发展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发展策略,以及推进科普教育和文化创新成为未来科普推广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道路。

 南京钟山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院董事长、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理事谢海春在题为“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普场馆的融合应用”的演讲中阐述了以VR/AR、动作捕捉、全息投影等高新科技,打造具有引领性、可用性、高转化效率的科普应用,为科普工作带来创新驱动力。

 江苏奇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超级队长)创始人王磊在题为“信息化科普中5G+VR技术应用”的演讲中,重点提到5G+VR的技术应用。虚拟直播教室利用5G+VR技术打造趣味十足的虚拟人物,可实现真人与虚拟人物、虚拟人物之间的多人交互,让科普学习更有趣。VR科普大讲堂、一对多系统,解决科普教育资源平衡,为山区或偏远地区实现远程“一对多”的多人在线沉浸式交互科普学习。

 经过一个下午的深入研讨和分享,科普场馆运营与科普产业创新分论坛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中落下帷幕。在未来科普工作中,围绕科普场馆的科学化运营,以及科普产业的创新应用,始终是科普工作的持续思考和研究重点。利用好场馆优势和创新技术的优势,科普事业发展将得到质的飞跃。

来源: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