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关于切实加强江苏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2-03-16 阅读量:444


调研情况:

江苏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202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5.8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6.8%,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81.4%

问题分析:

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研发投入相对较低。从2020年首次发布的江苏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数据来看,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2%,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41%。但江苏省民营企业数累计近400万个,且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究其原因是,技术研发所需资金较大,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加之研发投入周期长、见效慢,导致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

二是创新质量有待提升。以专利为例,2020年,民营企业专利申请量56.0万件,同比增长31.4%;民营企业专利授权量38.3万件,同比增长74.1%。但江苏R&D人均增速低于广东和浙江,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水平较低,创新质量总体不高。

三是创新服务平台有待完善。目前针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不合理、不完善,资源整合开放水平较低,缺乏平台共享机制等问题较为突出。

四是人才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明显。近年来,江苏省研发人员总量增速放缓,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团队数量不足,科技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不突出,人才链对创新链的支撑作用尚未凸显,“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成为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具体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活企业科研活力

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各级各类科技研发,对成效明显的研发项目,经专家评审认定后,给予专项奖励;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科研专项基金,民营企业科研项目经主管部门核准后,可以享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即时贷”、“优惠贷”;支持设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营造多元主体协力创新氛围,增加企业研发所需资本,带给企业匮乏资源,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加大科技创新元素投入,提升创新质量,打造自主品牌

科技创新是推动江苏品牌竞争力的核心元素之一。提升产品科技含量,适应当前市场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新型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努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形成“市场导向+企业内驱力”企业品牌发展良性机制。从企业内部运营而言,科技元素创新,加强产品品类创新,塑造产品好内核,以高质量和好品种赢得市场,为企业产品创新注入高质量发展内涵。重塑消费者认知,创新产品质量,优化品牌定位,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专利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将专利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打造创新型企业的关键。

三、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科创成果转化

加快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创新投资服务机构、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优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有效对接。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发布、科技成果权益分配等制度,突出企业在科研方向选择、项目实施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健全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深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提升成果的利用转化率。运用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平台,加大科技担保支持力度,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为推动企业加快科技研发提供支持。

四、完善引才育新机制,优化人才结构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打造江苏企业家队伍,培养高素质民营企业接班人。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学科、人才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加强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人才发展规划,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多元化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形成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驱动力。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