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加强苏澳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携手辉煌发挥作用
发布时间:2022-03-28 阅读量:448

调研情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新时代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而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都是国内发展最快、最有竞争力、民营企业最发达的市场和地区,在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居于独特的战略地位

问题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充分发挥一个湾区、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体系、四个中心城市的特质,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其特点是创新合作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则是通过一体化发展,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和体制机制制约,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探索经济社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引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区域板块,并与其他战略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其特点是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2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成为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祖国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为港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保持港澳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国家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区域双向开放,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约11.6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1.61%。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在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和竞争方面最具优势,已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长三角范围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设计了长三角全域、中心区、示范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等四个圈层结构,形成新片区拓展功能、示范区先行探索、中心区率先复制、全域集成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长三角地区拥有开放口岸46个,进出口总额、外贸直接投资、对外投资分别占全国的37%、39%、29%。全国约四分之一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2019年长三角地区人均生产总值1.49万美元,跨过世界银行设立的高收入经济体门槛。

具体建议:

江苏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区域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未来发展更需两地加倍努力,优势互补、深化合作,促其快速、优质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我们建议:

一、继续推进苏澳合作园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江苏苏澳合作园区总体规划》和《苏澳合作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集聚苏澳两地优势,努力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实现苏澳两地全方位、多元化合作交流的深入开展,机制灵活、组织高效的共建共管合作模式的有效建立,将园区打造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延伸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合作项目的承载平台、内地与澳门全面深化合作的示范平台、澳门青年推进创业创新的实践平台和青年公务人员能力提升的锻炼平台,进一步突出苏澳合作的特色。

二、不断加强苏澳两地与葡语国家的合作。继续办好自2011年以来在澳门连续举办了十届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深入推进江苏与澳门及葡语国家经贸人文合作空间,使之成为两地精准联系葡语国家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三、继续加强江苏与澳门及葡语国家的展会合作,办好在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江苏形象展示馆,鼓励并支持江苏企业参加澳门及葡语国家的相关展会,推动江苏与澳门及葡语国家扩大贸易规模,优化和改善贸易结构。同时,鼓励和支持澳门及葡语国家企业参与江苏新一轮发展建设、投资兴业。

四、持续深入推进江苏与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除去年已成功举办的江苏文化嘉年华、江苏卫视连续四度在澳门举办的跨年演唱会外,还应利用澳门与江苏扬州同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之都”美誉的契机,举办各种饮食、文化及旅游方面的交流,展示苏澳两地的历史、饮食文化和旅游,促进两地美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