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海相软土地区电力工程微型注浆复合桩成套技术研发与应用”线上科技成果评价会圆满召开
发布时间:2022-04-18 阅读量:556

4月16日下午,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主持召开了“海相软土地区电力工程微型注浆复合桩成套技术研发与应用”线上科技成果评价会。会议由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科技咨询与评价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国飞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主持,项目团队代表和学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等出席了本次成果评价会。


 

徐国飞副理事长主持成果评价会


省工程师学会邀请了东南大学刘松玉首席教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鲁先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曙光教授、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李今保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刘焰峰高级工程师担任评价委员会委员。

该项目由江苏海洋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和连云港智源电力设计公司3家单位共同完成。

江苏海洋大学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院长宗钟凌教授代表项目团队,向评价委员会详细汇报了该项目的背景、技术内容、主要技术成果和应用情况,并对比国内同类技术阐述了科技成果的创新点和先进性。

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发明了系列微型注浆复合桩技术,研发了具有高度低、重量轻、易拼装、施工便捷等特点的装配式侧面送桩静力压桩设备和智能化集约型的注浆螺旋复合桩旋进喷浆同步成桩设备,建立了微型注浆复合桩设计方法,编制了相应的技术规程。研究成果已在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地基基础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均是在保障不断电和零安全事故前提下实施和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项目有着十分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工程价值。

评价委员会对该项目科研成果技术资料进行了认真审阅,对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严谨的论证,通过质询和答辩深入了解了科研成果的应用情况。评价委员会对该项目科研成果表示了肯定,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注浆螺旋复合桩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评价委员会希望项目团队再接再厉,为我国桩基工程理论学科发展和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