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支撑江苏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2-04-19 阅读量:348

《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思路是明确的,但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是偏低的。

美国科学家范尼瓦尔?布什1944年在其著名的《无尽的前沿》报告中指出:“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行官,一个在基础科学的新知识方面依赖于他人的国家,无论其机械技艺如何,其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在世界贸易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地位”。美国二次大战以后,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从全世界吸引人才,奠定了其在当今国际上的科技优势地位。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着力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卓越的科技成就,但在原始创新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对科技创新过于急功近利,原创性突破成果很少。在美国对中国科技发起“卡脖子”的当下,中国发展原始创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和科教大省,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发展原始创新能力。

《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指出:“基础研究是形成科学技术优势和制高点的根本途径,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坚持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面向基础前沿,遵循科学规律,重点部署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切实解决我省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原始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等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原创性突破”。规划对江苏“十四五”期间加强基础研究的思路是明确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中优势力量向创新“高峰”攀登”。这一点非常令人鼓舞。

江苏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居全国前列,但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总量占比不高,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9—2019年,江苏基础研究经费年均增长率达15.5%,高于同期江苏R&D经费投入的年均增长率(14.8%)。与广东、浙江、北京和上海相比,江苏R&D经费总投入强度高,但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较低。比如,2009年以来,江苏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R&D经费投入的比重一直在2.5%~2.9%徘徊。2019年,江苏R&D经费占GDP比重为2.79%,仅低于广东(2.88%),但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2.74%,低于北京(15.91%)、上海(8.88%)、广东(4.58%)和浙江(2.86%),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3%),江苏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和R&D投入强度并不协调。而且基础研究并不是江苏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主要研发活动类型。高等学校研发活动更偏重应用研究,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试验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2009年以来,法国、以色列、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R&D经费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在10%以上。法国基础研究占R&D投入的比重最高,一直超过20%;英国和美国一直在16%以上;韩国和以色列2015年之前一直在18%左右和12%左右,2016年开始略有下降;日本保持比较平稳,一直在12%左右。2019年,江苏人均GDP为1.79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美国的1985年、日本的1986年、韩国的2005年、英国的1990年和法国的1989年的发展水平。对应上述年份,各国R&D占GDP比重分别为美国2.69%、日本2.77%、韩国2.53%、英国2.25%、法国2.34%。但各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分别为美国12.8%、日本12.6%、韩国15.3%、英国25%、法国20.3%,根据这些国家当年研发投入指标数据推算,江苏R&D投入强度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强度应在10%以上,但现实是江苏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具体建议:

江苏省作为科教大省和经济强省,完全有条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动员各方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深入开展原始创新工作,支撑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具体建议如下:

(1)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设置更多各种层次的基础研究计划。目前江苏设置有面上的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科技人员可申请的基础研究经费渠道还比较狭窄。可参照广东省的做法,除了已有的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可考虑设置“江苏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每个项目经费可达3000-5000万)、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联合基金项目(省财政每年支出约2亿经费,由江苏科技厅提出项目指南,加上国家基金委的经费,向全国发布指南,吸收全国的基础研究力量,来解决江苏产业发展中提出的应用基础研究需求)、与地方或大企业联合的基金(解决各地或企业的关键科学问题,引导地方或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2)解放思想,放开搞活,从政策层面吸引全国高层次人才到江苏来或与江苏的单位合作,解决江苏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江苏的研究项目只能由省内的单位申请,且实行限制名额的申请方法。建议参照广东省的做法,江苏省科技厅可通过向全国发布项目指南,只要江苏单位来牵头或参与均允许其申请,但要求成果必须由省内单位转化,这样就可以邀请到国内优势单位来为江苏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基础科学问题,满足我省原始创新的迫切需求。

(3)加大对基础研究机构的持续支持力度。目前省里对省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的运行经费的配套力度严重不足。建议加大支持力度。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