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将数字医疗打造成我省数字经济重点产业
发布时间:2022-05-20 阅读量:401

调研情况:

数字医疗是将现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医疗过程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医疗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四化”,即医疗设备网络化、医院管理信息化、医学数据共享化、医疗服务精准化。当前,当前数字医疗行业正面临清晰的“风口”,总体呈现高速成长期和红利收割期的“双期叠加”。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至2026年,中国仅在线医疗规模就有望达198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6年的20倍。目前,我省发展数字医疗产业具备禀赋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理应成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一、数字医疗的行业前景分析

(一)当前“数字+产业”成为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相较其它产业,数字医疗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核心技术尚未成熟,关键应用仍处初级阶段,未来仍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潜力不可限量。从调研数据来看。在需求端,有 63% 的病人倾向在线挂号,超过 70% 的病人正在通过数字化渠道接受患者教育,44%的受访者乐意通过在线渠道接受医生远程问诊,满足非紧急治疗需求;在供应端,医疗行业 AI 服务供应商覆盖了全价值链用户场景,全球数字医疗产业年均增幅高达10%以上。2019年上半年国内数字医疗领域融资总额近80亿美元,仅次于生物技术与制药领域,全球有17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数字医疗独角兽,中国就有3家(微医、零氪科技和企鹅杏仁)。

二是数字医疗产业中国市场之大,江苏基础之好超出预期。有研究机构预测,至 2030 年,中国将有最高达 45% 的医疗行业收入来自于数字化解决方案,这一比例可能转化的数字是2- 7万亿人民币,这也是未来中国数字医疗行业可能达到的市场规模。从我省发展医疗产业的优势来看,我省高科技产学研基础雄厚,在互联网、软件信息、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等相关领域形成规模优势。大医院数量众多,医学院校较多,三甲医院排名靠前,每年培养大量高层次人才,且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数字医疗领域对外交流活跃。我省医疗数据资产巨大,数据积累有“支撑”,通过挖掘价值、充分盘活,可有力支撑未来产业新增长。

问题分析:

二、我省发展数字医疗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数字医疗的发展前景意识和评估不够。在数字医疗板块,我省顶层规划滞后,尚未形成清晰战略路径,政府部门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和服务企业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壁垒,导致患者就医行为难以充分数字化,医疗数据的价值也尚未有效挖掘,实现精准医疗、个性化医疗、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数字化基础较为薄弱。

(二)在数字医疗发展方面的协同创新不足。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健康医疗产业融合虽已初有成效,但还存在较多政策、标准、法规和技术壁垒;政府、学术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对相关领域投入不足,产业分布较散,没有形成生态群落,缺乏像上海数字医疗产业基地这样的高层次园区。政策协同创新不足,由于国内缺乏细化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行业监管,导致医保、商保等支付要素无法深度参与其中,成为数字医疗发展的难点之一。

具体建议:

二、对江苏发展数字医疗产业的建议

(一)着力发展五大优势领域

建议重点关注五大数字医疗产业优势领域。一是慢病治疗领域。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产业专家预测,至2030 年,中国将投入 750 亿美元用于慢性病治疗,是目前的3倍。而从医疗体系构建角度看,采取数字化健康管理可使慢病治疗整体成本下降10%。二是远程诊疗领域。线上问诊、远程医疗等数字医疗改变了传统就医方式,医生利用工作、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为患者答疑解惑,不仅可避免患者看病等候时间长、问诊咨询时间短的问题,而且可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更广大地区。三是医药电商领域。国内医药电商市场庞大,预估至2020年将达到400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其中B2B销售占比超过90%,但这基于原先旧的供应链,本质不是一种创新。而B2C模式,以当红网上药店叮当快药为例,今年就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在“互联网+药品流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B2C的医药电商将成为“明星行业”。四是新药开发领域。新药研发具有成本高、周期长、失败率高等痛点。根据高盛预测,AI技术每年可为新药研发节约成本260亿美元。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制药市场,2020年规模达1670亿美元。随着国内对“AI+药物研发”日益重视,发展潜力十分巨大。五是信息服务领域。医院信息化建设仍有明显短板,三甲医院的HIS和CIS系统建设全国仅达到50%左右,仍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22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672.8亿元。

(二)精心培养三大核心市场

建议针对三大核心市场凸出重点行业培育。戴尔公司预测中国数字医疗市场将长期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以移动医疗市场为例,2017年为231亿人民币,2020预计达539亿,增长率超过30%。我省发展相关产业,可着力培育三大市场:一是高端人口市场。我省居民对医疗水平和医疗便利性有较高要求,是数字医疗市场的潜在客户。二是周边区域市场。数字医疗先天具有跨地域特性,通过打造产业高地,可对周边地区形成客户的虹吸效应,并在长三角一体化医疗市场布局中抢得先机。三是关连产业市场。数字医疗从上游至下游拉出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大。仅以可穿戴医疗设备为例,国内现已催生出一个每年高达46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一,并以每年3.7%的速度增长。

(三)努力夯实五大基础支撑

做好政策、数据、技术、平台、资金等基础支撑准备。一是制定江苏数字医疗发展占率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广东省早在2015年即制定了“数字医疗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规划”,明确提出了三大途径、四大战略、六大项目和六大保障,为推进广东数字医疗事业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起到引领作用。我省也应借鉴成功经验,尽快拟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数字医疗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二是强化基础数据整合重构医患链接方式。医疗大数据是数字医疗产业发展的核心壁,要加强医疗记录、健康监测等数据的沉淀积累和跨流程跨专科整合,并借助5G技术重构医患连接方式,实现大数据价值倍增。三是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数字医疗涉及众多高新技术,现阶段最为关键的是人工智能、语言识别和区块链三大核心技术,必须优先突破瓶颈,同时加强医疗算法算力深度研究和重点建设,真正实现数字与医疗的合而为一。四是打造高水平数字医疗产业园提供平台支撑。上海市于2016年在国际医学园区组建“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在全国率先搭建数字医疗产业化合作桥梁,借势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浪潮,大力发展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大数据、互联网保险、医药“互联网+”、医疗器械“互联网+”建设,我省可以加以借鉴。五是引导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提供资金支撑。数字医疗既是技术密集也是资金密集产业,要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既设立产业引导资金,加强政府扶持,又积极引进天使投资、风投和私募股权基金,用好民间资本,使两只手同向发力。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