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江苏要实现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的自主可控,本质上是在其重点产品的设计、原材料供给、零部件(元器件)加工、产品制造和营销等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尽可能掌握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把控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环节,形成较强的主导权和控制力,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高度国际分工背景下,仅仅依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很难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以,江苏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根本任务是要在其重点发展的产业攻克和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国际竞争中形成“我离不开你、但你也离不开我”的格局,增强产业国际竞争的主导权和控制力,不受制于人,为我国国家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纵观当前,我省创新驱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成效和阶段特征主要为:
一是在江苏长期发展的重要产业,渐进性创新、替代性创新、低端市场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等多类创新取得很大成效,部分重要产业环节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二是江苏的产业技术创新总体上仍然处于跟踪模仿和实现替代阶段,原创性与颠覆性的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还极少,几乎没有他国企业必须依赖于江苏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反之江苏重要产业普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三是江苏既缺乏开发颠覆性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能力,也未能开发满足全新需求的新产品和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四是江苏重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情况表现在,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中低档产品能够生产,但呈现出“我有人优”,缺乏高档自主品牌产品的能力。
具体建议:
一是设立优质高档产品开发生产专项促进计划
积极鼓励广大企业以自主品牌产品高档化为核心目标,以在广大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与精益求精和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广大企业形成强烈和专注的努力开发生产优质高档新产品的不懈追求为主要着力点,以智能化制造为主攻方向,着力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各类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长期持续坚持和艰苦努力,使江苏广大企业由主要生产低附加值的低档产品向主要生产附加值高、环境友好、国际高端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高档产品转变,带动攻克一批“我有人优”的关键核心技术。
二是设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专项行动计划
围绕江苏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高端纺织、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集成电路、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心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显示等重要和优势产业,加快建设若干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联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打破他国垄断的产品,为加快解决江苏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三是设立颠覆性新产品开发专项支持计划
在江苏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前沿材料等重要产业领域,引导鼓励江苏企业从全球视角高度关注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超前把握产业颠覆性技术出现的机会,着力开展问题导向的基础研究,积极开发基于全新技术、使现有产业基础技术发生变化、能颠覆原有产品的新产品,实现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和后来居上,成为国际上该产业发展新的引领者和标杆,率先掌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发展主导权。
四是设立满足全新需求新产品开发的专项奖励计划
鼓励江苏企业充分利用我国人口众多、用户类型多样、需求层次快速提升等独特的优势,既注重充分运用已有技术,也着力研发全新的技术,开发能满足全新需求的新产品,培育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使江苏尽快由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向自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转变,让江苏尽快成为全球重要全新产品的诞生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领先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