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为响应今年全国科普日“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主题的号召,作为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院士专家进百校”校园科普联合行动之一,“我们身在其中的人工智能时代”科普讲堂活动在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举行。
东群校长主持科普讲堂活动
本次科普讲堂活动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和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联合主办,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东群校长主持了活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王崇骏教授通过精彩的报告,带领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800名师生走进人工智能时代。
王崇骏教授作报告
王教授从数觉谈到计算机、从智能谈到人工智能,介绍了智能、人工智能与智能+等基本概念,从感知、思考、行动三个层次详细说明和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共性理论和关键技术,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素材,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外历史上人类对智能的探索、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行业赋能。
人工智能时代已来,王教授表示我们要接受和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包括农林牧副渔、工业制造、医疗、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等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智能将人们从杂务中解脱出来并且更加高效,但同时也引发了劳动者失业的担忧。因此,王教授指出,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和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的方向。
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师生济济一堂
此外,由于技术局限性、政策法规不完善、伦理原则缺乏、道德文化素养欠缺、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需要重视和深思。王教授抛出的“机器人是不是人”“机器人会不会伤害人类”“人工智能有没有情感”等问题,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
本次科普讲堂活动普及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知识,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前沿科技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未来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