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江苏发布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成绩单 制造业优势明显 “智改数转”成加速器
发布时间:2022-07-06 阅读量:279

近日,省政府召开“奋进新江苏建功新时代”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着力提升江苏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



省工信厅副厅长李锋表示,10年来,江苏坚持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看家本领,推动制造业规模实力保持领先优势;坚持把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作为总抓手,推动集群竞争力和产业强链走在前列;坚持把“智改数转”作为制造强省网络强省建设的加速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坚持把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作为着眼点,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新突破;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制造强省的重要标志,推动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江苏始终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迈向中高端水平。制造业领先优势进一步彰显,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5.8%,占比全国最高。产业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凸显,全省制造业覆盖31个大类、179个中类、609个小类,机械、电子、石化、冶金、轻工、纺织、医药等行业中,规模超万亿的行业有5个,机械、纺织行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江苏一直重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和促进产园、产城融合。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塑造江苏集群和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纳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等6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占长三角一市三省的1/2,列全国第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点打造的30条优势产业链中,特高压设备及智能电网、晶硅光伏、风电装备等7条产业链基本达到中高端水平、国际竞争优势明显,2021年晶硅光伏组件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4%,智能电网、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占全国40%以上。

近年来,江苏把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倍增效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档加速。标杆示范作用增强,全省拥有全球“灯塔工厂”8家,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38家、示范车间1639个,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累计分别达到86个、135家,上云企业累计超过35万家。

江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2381.69亿元、全国第二;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量子保密移动通信、亿门级FPGA、高压大功率IGBT芯片、2-5MW永磁电力吊舱推进器等重大技术装备实现突破,高速动车组摩擦材料、车用智能型氮氧传感器、超高压管线用焊接材料等关键基础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江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9家、绿色园区17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3家,认定省级绿色工厂283家。推广新能源汽车由2014的0.9万辆增加到2021年的23.9万辆。水污染防治设备、高效节能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等优势和重点产业链得到全面发展。

未来,我省将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开创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新图景、建设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安全制造体系、培育享誉全球的“江苏制造”名企名牌五个方面着手发展。“江苏将开创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智能制造新图景,以‘智改数转’10大工程为总抓手,推动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集成应用,积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制造先行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李锋表示,江苏还将建设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安全制造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支持一批碳达峰示范项目实施,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创建,积极培育绿色制造供应商,提高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绿色化水平。


来源:江苏科技报

作者:夏文燕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