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创新金融供给方式,赋能我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7-28 阅读量:326

调研情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近年来,面对我省制造业的跨越发展新形势,我省需要进一步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机制、破解信息不对称等难题,探索创新金融方式,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分析:

一、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现状

一是制造业新发展需要大量、持续的金融资金投入。当前,我省正重点打造十三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石化钢铁行业战略性调整、沿海世界级产业基地建设、八大主导性产业城市布局、八大先导性产业城市布局都需要大量金融资金的投入。

二是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有效融资需求亟待支持。我省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它们因财务数据不规范、银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长期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需满足有效信贷需求。

三是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需要多样化金融创新支持。高新企业在研发、应用转化、产业化等各个阶段都存在较大风险,需要通过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创新实现研发投入资金支持和分散创新风险。

具体建议:

二、创新金融服务我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财政引导,推动形成商业可持续化模式。多年来,我省出台了多种政府财政政策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但是,财政资金毕竟有限。为此,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效能,更应着眼于市场机制的构建,推动银行机构将重心切实放在制造业领域。同时加强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有效配合,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并购重组、股权转让、上市融资等支持力度,加速资产整合,不断推动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产能升级。从而探索出一条支持各类制造业企业融资发展的商业化可持续路径。

二是强化精准对接,满足企业多层次需求。在风险防范的前提下,为不同规模的制造业企业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和服务,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化、稳定化和持续化。1、加快建设直接融资体系。进一步引导我省企业挂牌上市,加强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培育。针对“隐形冠军”、“小巨人”等科技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探索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创新和推行债务融资工具,将多家先进制造业企业组合起来,提高发行债券的可行性。2、建立符合我省制造业实际的多层次投资体系。加快构建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等为主体的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尝试发展和推动股权众筹等新兴互联网融资方式的发展。针对不同产业阶段、不同层次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化、稳定化和持续化。

三是强化金融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科技+智能制造”融合度,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和制造业相融合,推动我省的制造业努力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金融、制造业+互联网+供应链的大融合的格局,达到降成本、调结构、补短板的目的。

四是强化企业信用意识,完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强化企业信用意识,规范信用评级制度,开展制造业企业信用体系试验试点工作,构建区域性制造企业征信平台。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