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10月,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确指出要挖掘和传承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精髓,建立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推进中医药博物馆事业发展,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文件对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江苏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医疗、产业和教育成果丰硕。以建设中医药强省为目标,我省陆续出台了《江苏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2016-2030年)》《江苏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保护和传承,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提升全民中医药健康素养。在实施过程中,连续举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年、2019年江苏省暨南京市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七届“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健康巡讲、四届江苏省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信息宣传工作培训班、江苏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开展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及推广项目绩效评价暨专项督导工作,遴选了两批江苏省中医药文化建设专家库成员,2019年出炉首份江苏“中医药文化科普地图”。
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我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水平还有待提高,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健全、优秀人才缺乏、地区发展失衡、理论研究不深入、精品力作不多、宣传内容零散、推广形式单一、信息化建设薄弱、服务效能不高等突出问题,与建设“健康江苏”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全省中医药系统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助力我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故现提出建设江苏中医药文化信息共享中心的建议,旨在建立高度集成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共享平台,为我省人民提供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服务.
具体建议:
一、以数字化转型扩大中医药文化资源供给
推进中医药文化资源数字化,激发“互联网+”对优秀中医药文化要素的倍增效应。加强中医药理论研究,系统整理中医药典籍、技术和方药名录,促进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化。加快推进活态传承,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以及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的传承,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进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利用,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和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开发中医药文化数字资源,与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养老、旅游等服务领域供需信息对接,发展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推动中医药文化服务领域优质资源放大利用,共享复用。
二、以智能化创新提高中医药服务供给质量
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技术手段保证数据真实有效性。中医药文化资源存储格式众多、检索平台各异、方式千差万别,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化标准,以达到最佳有序化程度的目的。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合作标准,避免重复数字化现象,采用相互兼容的文件格式,统一字符处理标准,制定专门的数据加工标准和数据库检索标准,规范资源的分类与管理。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中医药信息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丰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支持引导新型穿戴设备、智能终端、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产品和服务研发,形成智能化交互式创新服务典型。
三、以协同化举措优化中医药文化服务环境
创新中医药文化信息监管理念和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保障力度,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制定数据共享、开放、流通、交易和数据安全保护的法规标准,建立“智能+”中医药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安全管理制度,营造包容审慎、鼓励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中医药文化信息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加大典型案例和经验复制的推广力度。
四、政策支持
1.加大经费支持,优化数据整合
中医药文化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并转换集成为信息共享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建议财政在经费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以建立符合人民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服务需求的信息平台。
2.强化统筹协调,推动任务落实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是全国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信息资源;该校目前在建的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旨在陈列展示中医药文化藏品,文物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将得以深度揭示,因此依托南京中医药大学建设江苏省中医药文化信息共享中心具有扎实的基础和良好条件。此外建设过程中要与省内中医医院、医疗企业、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形成合作机制,统筹协调,优化建设和服务流程,提高建设质量效率。
3.形成评估机制,提升服务质量
中医药文化信息共享平台要为我省中医药社会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撑,有必要对其加强服务能力评估,优化信息资源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标准。尤其针对我省存在的城乡、区域间优质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需要运用互联网手段加快中医药服务在线对接,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