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开始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渴望享受更高质量、更便利、更低成本的医疗服务。人民对健康需要以及对疾病医疗的关切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十九大报告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方略中的重要内容,并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体系中凸显出来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多,医疗机构的低效、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以及医患沟通的不畅等都加剧了患者的不满情绪,导致医患关系急剧恶化。
随着物联网、5G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大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传统的医疗体系和医患关系正在被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所改变,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日益凸显。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拓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提倡全面深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问题分析:
1、健康医疗大数据正逐步形成
政府政策推动和采集技术成熟为医疗行为与结果数据的多维度、全程化采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使数据爆发性增长。“医疗+互联网”的医疗服务提供模式使在线医疗平台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活动,积累了大量线上医疗数据;移动医疗技术则利用可穿戴设备以及收集健康数据的云计算系统对人体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汇聚巨量医疗行为数据。这一切都表明,健康医疗大数据在满足人民对更高质量、更便利、更低成本医疗服务需求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2、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有待提高
大数据的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和源头数据的精确性。尽管当前医疗大数据加速形成,但是数据的采集存在较大问题。特别是在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基层技术和人员素质的不足,导致数据的采集不够及时和完整,影响了数据应用。
3、数据的标准制约了信息的互联互通
要实现有效医疗数据的收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数据的标准化。目前不同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在实践中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导致不同平台或机构在数据对接着面临困难。与此同时,随着移动健康医疗的兴起,运动手环、睡眠枕、睡眠床垫等新兴可穿戴或家用健康设备所采集的非临床健康数据日益增多。但由于各个厂商的算法和标准不统一,这些数据的有效整合利用还存在巨大阻碍。
具体建议:
1、加快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影响居民健康管理行为
通过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且对档案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保证居民健康信息的连续性,为其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和预防。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可改变以往信息不易分享的状况,电子病历之间的共享有助于提高了医生就诊的透明度。
2、构建大数据下全渠道医疗资源的共享、协同与创新机制。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撑下,在线医疗服务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提升线下就诊效率,还可以引导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医院的医疗资源的配置。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亟需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革新线上线下全渠道医疗资源的协同发展,建立全渠道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机制,形成利用在线医疗平台缓解线下医院和医生的诊疗压力,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级医院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撑。
3、构建大数据医疗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
医疗大数据的形成和有效应用不能仅仅依靠单个个体组织,而是需要构建不同领域的组织共同完成合作的医疗大数据生态系统。因此,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运行规律,设计医疗大数据的共享机制和策略,形成对不同类型医疗大数据的治理方法和协调,确保医疗信息安全的底线。
4、拓宽医疗健康数据的应用领域。
医疗大数据的发展为医疗政策制定和政策内容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疗政策的制定方法具有较高的主观性,滞后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大数据技术的完善为政策的量化分析和科学化提供了潜力,在健康中国战略进程中,充分发挥大数据引领功能,可以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发挥智库作用,以及在在医保支付、分级诊疗、医院精细化管理等政策制定和评估上发挥积极功能。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系统分析当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费用、医保患者负担、医疗行为、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推进我国医保支付体系改革的建议;利用医疗机构电子结算系统形成的大数据,对医院绩效开展全面客观评价。
5. 强化数据在医院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首先,在大数据绩效管理模式下,医院可以从海量的医疗诊疗数据中量化医务人员提供不同医疗服务的工作量,使绩效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医院、各科室、各医务人员工作的情况。其次,借助于大数据,可以充分考虑接诊病患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不同的病患赋予不同的绩效值,体现公平性与科学性,实现医疗行为的精细化管理。最后,通过整合电子病历、成本核算系统、药品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以及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中归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对医院绩效的系统评价,包括医院整体层面的绩效评价、科室层面的绩效评价、医务人员的绩效评价,形成综合的决策支持信息,优化政府对医院和医生的评价和投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