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情况:
品牌发展水平是企业乃至国家整体竞争力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习总书记还多次在会议上对民营企业面临的“三座大山”,即融资的高山、市场的冰山、转型的火山,表示出担忧,要求党政机构出台一系列措施合力化解。我们觉得,建设“自主品牌”是解决“市场的冰山”的最有力武器。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由品牌划分的。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划分,就必须有一大批自主品牌;另一方面,品牌是产业链的链主,掌握着产业分工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只有掌握了品牌才不会“被第一”。有了自主品牌,我们才能从容应对贸易战,才能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主动权不丢、市场不失、利润不少。
因此,攻克“市场的冰山”,既要企业主动创立品牌,也要政府大力扶持品牌。
问题分析:
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在“十三五”期间,先后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名牌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质量品牌建设工程三年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江苏品牌影响力。
纵观我们江苏的发展,在全国范围来看,是有品牌优势的。我省是制造大省,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优势,在产业和技术上有着很大的优势和实力。与此同时,我省制造业也面临一些“短板”——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传统产业仍占主导,产业发展制高点掌控不多,还缺少本土顶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工业品牌“大而不强”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少数优秀企业具备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打造自主品牌,除了企业自身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品牌生态,为自主品牌企业“减负增能”,让更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在竞争中“轻装上阵”。我省完全能创造更好条件,把握发展机遇,使自主品牌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具体建议: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税收优惠,支持自主品牌企业“轻装上阵”。
政府要大力扶持品牌建设,把培育“自主品牌”上升到与“高新技术企业”同等重要的地位,让工业自主品牌企业也能享受到与高新技术企业15%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建议让员工工资、社保费用以及银行贷款利息能够抵扣增值税。利用税收杠杆,鼓励自主品牌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2.扩大财政补贴,支持自主品牌企业“练好内功”。
智能经济建设的推进对我省发展意义重大,建议我省给予自主品牌企业智能化技改项目更大的扶持:出台财政补贴政策,解决建设企业的投入难题,鼓励传统产业品牌企业智能改造,为企业智能化建设工作扫清障碍,实现我省智能制造全面提速,提升自主品牌企业核心竞争力。
3.提高奖励水平,支持自主品牌企业勇夺国际市场。
自主品牌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利器。建议政府对外贸企业出口创汇总额增长部分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外贸企业把工厂或创汇留在国内。建议政府出台具体优惠政策支持我省自主品牌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推动企业由“接单出口”到国际化营销转型,开拓多元化市场,优化海外市场布局,提高我省品牌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构筑企业国际竞争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