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交通文旅等部门关于校园防控、道路运输保障、公共场所疫情防控等热点问题权威解答!(二)
发布时间:2022-10-08 阅读量:313

9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疾控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出席,介绍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敬请关注本期发布会热点问答!


学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部署?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第一,加强学校疫情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全国教育系统疫情监测机制的预警作用,每日统计校园疫情、开学返校以及校园管理的总体情况,动态分析、及时了解发展趋势和动向,增强校园疫情防控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第二,加强疫情防控全国调度。教育部多次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视频工作调度会,研判分析疫情形势,提示疫情防控工作短板,交流学校特别是校园突发疫情处置的经验,指导各地学校落实落细国庆假期以及前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第三,加强疫情防控技术培训。教育部联合国家疾控局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六版)》,方案印发之后,推动各地逐级开展学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培训工作,提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的管理能力和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加强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专项检查工作,督促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校园疫情防控自查,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全面筑牢校园疫情风险防线。


公路的客流量会有什么特点?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韩敬华

一是出行时间分布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假期前期出程时段集中,后期返程时间相对分散。

二是路网流量同比有所下降,预计假期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约为3800-4000万辆,同比2021年同期日均(4986万辆)下降20%-24%,同比2020年同期日均(4736万辆)下降16%-20%,流量峰值出现在10月1日,约为4500万辆。

三是城市群区域高速公路流量均有下降,今年国庆假期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高速公路流量预计同比下降20%-22%。


当前疫情重点地区的医疗救治情况怎样?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李大川

第一,迅速扩充医疗救治资源,指导当地迅速启用方舱医院,同时改造扩建定点医院,调集医疗队伍,增配医疗设备,短时间内形成足够的救治力量,来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目标。

第二,分类分级管理,把患者进行分类。对于轻型的没有重症风险的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收治在方舱医院。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包括重症患者集中在定点医院来集中救治。

第三,早期的干预和早期预警筛查,要求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员,注意重症的预警指标,包括血氧、血液检查各项指标进行预警,发现情况之后能够及早干预,包括小分子药物中和抗体、俯卧位通气、高流量氧疗等,来减少重症的发生。

第四,形成强有力的专家救治力量,对患者确定治疗方案。国家专家组和当地专家共同组成一个医疗团队,按照“四个集中”的原则,将重症患者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集中管理,及时应对出现的各种情况。


对于确需跨区域出行的群众有何安全提示?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第一,尽量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如果确需出行,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区。出行前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取消出行计划,并尽快就医。

第二,按规定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尽量错时错峰。

第三,在抵达目的地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落地检”,按照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相关要求,要主动扫码登记,出示符合时间要求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出行的游客有什么安全提醒?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 李晓勇

一是合理安排行程。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出发地及目的地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自觉遵守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公告提示,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

二是加强个人防护。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

三是注意出行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危险物品,行驶途中系好安全带。自驾游要做好车况检查,切勿带故障上路,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做到安全驾驶和文明行车。

四是注意消防安全。参观游览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入住宾馆饭店时,不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


五是注意游览安全。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项目。


各地方如何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一是在核酸检测环节。要求各地合理组织安排群众核酸检查,避免人群聚集、聊天。群众参加核酸检测时,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一米线,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

二是在流调和转运环节。要求各地要加强现场面对面流调,流调人员也要做好个人防护,科学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

三是在集中隔离环节。集中隔离场所的基础设施应该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安全、消防安全、抗震防灾等标准要求,严格规范隔离点管理,严防交叉感染。对经评估不适合集中隔离的特殊人群,可以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对不宜单人单间隔离的,要指定合适人员进行陪护。

四是生活物资供应、就医保障等环节。疫情发生后,各地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并进行动态调整,严格按规定落实管理要求,明确专门的人员队伍负责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特别要严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来源:健康中国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