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
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资金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缺规模,其次资金使用成本高,虽然政府出台政策要求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规模,但实际情况是银行从自身风险的控制,对规模和利率都调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使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贷款难、融资利率高,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不超过贷款总额的40%,而给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的贷款少之又少,大部分贷款都流向政府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国企。
2.税费问题
如果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税费较低,但高新技术企业在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中比例较小,大部分所得税在25%以上,造成企业税后积累少,对企业再投入有很大影响,目前中央对增值税进行了下调,实际上对企业降负没有任何影响,
3.科研项目申请公平均衡问题
目前科研项目的申请政府部门是企业越好申请越多,有些地方是国企比民企更具优势,而且地区、行业不均衡,在科研项目申请上,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也需解决。
4.企业运营成本问题
目前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普遍提高,影响企业销售和出口竞争优势。
5.国际贸易环境进恶化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以美国为首的民粹主义抬头,扰乱了国际经济秩序,欧洲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流行,企业走出去阻力更大。
具体建议:
三、如何帮助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走出困境
1.资金问题的解决
首先是资金规模,政府协助银行进行诚信评价,具体通过销售规模、税收、就业人数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不能只是通过报表、抵押品确定贷款规模,其次是降低利率,可以按当地平均贷款利率给与贷款,同时企业在续贷时,如果信用良好,可以直接续贷,不需先还后贷,这样企业可以减少续贷周转成本,并提高资金利用率。
2.税费返还并降低所得税税负
对销售规模大、税收贡献大和解决地方就业多的企业,每年应有相应的财政税费返还,用于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临时经营困难可进行财政补助、补贴;应再降低所得税税率而不仅仅是流转税税率,降低流转税税率对企业降负没有太大意义
3.科研项目申请和产业基金的设立
给与中等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一定比例的科研项目经费额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扶优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 的或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给与重点支持,并由地方政府设立产业基金对有技术有专利没有形成生产的,召集专家进行评定,利用产业基金进行孵化(可以对基金进行招标)
4.企业经营环境的培育
政府要培育良好的经营环境,尤其是法律环境,当地的法规部门要帮助和指导企业解决劳资纠纷和合同纠纷,和执法难的问题,让企业诚信经营、合法经营
政府要“亲”企业,发挥参谋和协调作用,企业有困难,政府要指导和协助企业解决,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专门的协调和专家咨询机构,为企业服务和帮助企业问诊,对规模大的企业政府要派专人蹲点帮助
5.降低运营成本
对中等规模民营制造企业扩大再生产、重大产业建设项目和科研用地给与土地优惠和用地费用减免,在办理审批手续上给与支持。对沿海、沿江和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国外技术劳动力的引进门槛,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降低用工成本,并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