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优化我省文旅产业用地政策
发布时间:2023-02-03 阅读量:260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我省文旅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乘数效应,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美好生活新期待。

近年来,我省文旅产业发展成果丰硕,建成了如园博园、拈花湾等一批符合群众消费需求的高质量文旅项目,得到了广泛热捧。

问题分析:

但是,随着我省逐步进入土地存量发展时代,在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紧张的背景下,文旅产业项目建设用地的需求不减反增,叠加部分旅游项目涉及基础设施配套多、用地结构差异性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客观上具有项目用地规模大、复合利用多、资金压力大等特点的因素影响,全省文旅产业的土地要素保障压力日趋增加。主要表现在:

1. 现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刚性要求与文旅产业的用地特征不匹配。文旅产业用地往往包含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文化体育、生产体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多种功能,呈现出“泛产业化”的多样性和复合性。

2. 现行土地用途调整规则与文旅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文旅产业的趋势热点迭代较快,这个特点决定了在其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全生命周期内,可能发生多次土地用途调整的需求。然而,现行政策体系缺乏文旅产业项目用地更新的具体管理规则。

3. 乡村文旅产业的用地需求与实际供应能力不匹配。近年全省乡村旅游热潮逐渐兴起,相关文旅产业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在土地供应能不足的情况下,部分项目自行探索“租用”模式,产生用地权属不清晰、用地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乡村文旅产业项目的品质良莠不齐,文旅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潜力不足。

完善的用地保障政策,是全面推进文旅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保障好我省文旅产业用地,我们建议:

具体建议:

一、制定弹性化的文旅产业用地管理制度

拟定重点文旅项目清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预留空间,保障好相关用地指标。探索建立混合用地和兼容用地管理制度,针对文旅产业项目的用地需求特点,按照精细化功能分类、弹性化收取土地出让金,对于文旅用地中的基础设施配套用地、文体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对经营性用途地块和建筑面积比例,探索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供地方式,降低投资主体的用地成本。

二、建立文旅产业项目的更新体系

围绕文旅产业项目的迭代更新需求,加大文旅产业用地的城市更新政策供给,通过设置正负面管理清单、弹性管控规则、允许联合开发、设置五年过渡期管理政策、建立申请收储渠道等方式,充分挖掘存量潜力,帮助一批不符合市场需求、设施陈旧、盈利能力较弱的文旅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做好相关土地资源实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保障。

三、扩大乡村文旅产业项目供地来源

支持和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村新业态生产者的经营权益,不断研究创新都市农业土地用途管制方式,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通过鼓励盘活农村存量资源来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细化相关政策,特别是旅游村落、特色小镇等区域的土地供给政策,允许和鼓励市场主体独立或参与合作开发,保障他们使用土地和获得相应收益的权利。适当提高乡村规划中文旅产业项目规划的弹性,在保障用地指标的前提下,结合项目实际需求来适度调整用地边界,尤其注意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上留有弹性空间,保持好乡村文旅产业的乡村性、地域性、多样性特色。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