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愈发凸显,群众对老年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为了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养老服务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当前我省老年人口健康服务管理工作还面临着规划起点偏低、资源统筹力度不够、硬件投入力度有待加大、人才引进遭遇瓶颈制约等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统筹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通过政府、家庭、社会(民间资本)三者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闯出一道新的道路。
具体建议:
一是构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老年医院和护理院,推进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促进康复医疗发展,推动老年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和医疗、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服务发展。统筹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加大人才规范有序引进,加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力争在十四五建设期间,构建包括老年医院、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在内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
二是加快医养融合体系建设。在社区大力发展嵌入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综合体,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床位,支持社会资本开办医养融+合式养老机构,形成公办与民办并存,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格局;注重养老服务设施与卫生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服务的有效对接,强化资源利用。
三是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完成“三项保险”续保的同时,组织落实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着力解决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问题。严格落实两类护理人员有关奖励、激励政策措施的要求,提升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培训力度,运用设置岗位津贴和“以奖代补”的手段增强职业吸引力,为老年人护理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四是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纳入各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目标考核,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参与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动态评估,每年按一定比例组织专家对评定的单位进行抽查,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限期整改,对多次整改不合格的,取消其资格。对满3年期限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重新进行复评,履行评审程序和公示要求,完善淘汰机制。
五是持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进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研发建设养老信息管理综合平台,为老年人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实现医养融合服务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效能。加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慢阻肺、老年认知障碍等重点慢性病和公共卫生问题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和分类管理,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扩大老年人体检覆盖面。
六是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拓展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办学规模,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开设医疗卫生及养老服务类专业,鼓励相关职业院校积极参加养老、护理相关“1+X”证书试点,为我省健康养老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通过引进专项资金建设方案和老年学科带头人,加强老年专科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老年病专业护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双向考评机制建设,发挥人才扎根后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