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域,我省要以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为主线,深度融入大运河文化带、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多举措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突出江苏特色,让长江文化展现时代价值、惠及人民群众。为此建议:
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充分激活江苏资源要素。严格执行长江保护法,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等,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苏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推进沿江八市出台实施方案细则。聚焦生态立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复苏,开展湖库底泥清淤处置及水生态修复,维持水系的完整性和通畅性、水质的良好性、生态的多样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构建河湖绿色生态廊道,防止以公园建设替代生态修复。协调好文旅路线与保护区的关系,在国家文化公园参观展示安排上,应注意避让生态核心保护区。
二、实施长江两岸近代工商文化提升和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江苏段沿线有近代工商业遗产史迹百处之多,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应注重因地制宜,实施长江近代工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充分彰显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等地所孕育形成的近代优秀民族工商业文化。结合长江水系及大江大河实施名镇名村保护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行动。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主要分布在长江文化中心区,这些名城名镇中或因拥有珍贵文物群或世界性非遗而著称于世,它们保存着不同时代城市文化的创造,镌刻着历史和地域的鲜明印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重要动力来源。
三、积极谋划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多层级、多类型文化战略功能区。一是以省级层面联合文化和旅游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等共建中国长江国家博物馆,先期谋划在南京选址立项长江国家博物馆建设,同时向中央和国家部委争取“长江国家博物馆”命名,这对于抢占长江文化公园先机具有重大和重要意义。二是规划打造世界级长江文明旅游目的地,举办长江文化旅游博览会,争取“世界大河对话论坛”和长江论坛永久会址,打造成为江苏通往世界的形象窗口。三是打造“水韵江苏”,率先设立“长江文化保护日”基等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着手规划建设长江文化创意聚集区、建设文旅消费场景示范点,加大对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投入和宣传力度,使之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长江文化盛典之一,聚力打造全球文创产业园区和全国文旅消费场景。
四、推进长江文化与大运河文化、海上丝路文化的协同发展。长江与大运河,一横一竖在江苏境内十字交叉,与大海相连,是江苏最重要的水系,这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发展优势。江苏应围绕“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与境外主流媒体展开合作,推动长江文化、大运河文化和海上丝路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