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科学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生态环境量变到质变目标
发布时间:2023-04-07 阅读量:168

调研情况: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资源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省,近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对标“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问题分析:

一、能源和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江苏能源消费基数高,煤炭消费总量居全国前列,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仍处高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较高,受土地资源、生态红线等因素制约,存在项目找地难、落地难、推进难等问题。省内电源侧调峰资源潜力有限,约99%风电和66%光伏发电装机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约60%负荷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电源灵活调节能力不足。规上重工业企业占60%以上,火力发电量、钢铁水泥产量居全国前三,农药原药、染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40%以上,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和高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尚未改变。

二、生态环境改善依然任重道远。碳排放总量位居全国第三,PM2.5浓度尚未整体达到二级标准,臭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碳排放量和单位面积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收集处置、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等基础设施存在缺口,价格、财税、金融等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尚不完善,生态环境省界自动监测站点未实现全覆盖,污染溯源能力还不强,环境监测监管与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三、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尚不成熟。在顶层设计方面,战略规划引领与碳减排目标约束的作用仍待强化,低碳发展专项规划需加快编制,空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性减污降碳举措亟需细化。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不够健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常态化获取途径不够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企业碳排放核查和排放限额等政策标准尚未建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法规体系需加快建立健全。

具体建议:

一、注重源头控制。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准入管理,严格落实产业政策、环评审批、节能审查、污染物区域削减替代等要求。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分布式光伏和近海规模风电,稳妥实施绿色核能供热示范项目,有序推进煤改气、油改气,扩大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培育壮大绿色环保企业,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试点,提升重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二、优化环境治理。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设施超低排放改造,优先采用源头替代措施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开展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协同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社区污水分类处理,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依法规划污染地块土地用途,优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利用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等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加强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深化危废处置市场化改革,搭建危险废弃物利用处置交易平台。

三、突出重点领域。推进传统制造业节能减排、两化融合、产品结构调整和工艺技术创新,推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实施公转铁、公转水,推广新能源车辆、船舶应用,完善充换电、加气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统筹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离田收储利用,推广低碳节能农机装备,加快农村取暖炊事、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设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廊道和生态缓冲带。

四、开展创新示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创新示范,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化太湖流域系统治理,加强沿海地区自然岸线、滩涂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大运河文化长廊、生态绿廊。推动工业园区限值限量协同管理创新示范,开展工业园区及周边大气和水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测算,探索建立工业园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报告机制。推动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创新示范,依法实施“双超双有高耗能”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建立健全清洁生产激励机制。推动生态安全缓冲区、“生态岛”试验区固碳增汇创新示范,推进生态空间扩容。

五、强化支撑保障。加强减污降碳科技支撑,推进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前瞻性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平台。完善减污降碳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地方标准体系。强化减污降碳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发展绿色金融,深化环保信用动态评价。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推进碳排放报告、监测、核查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融合,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升减污降碳基础能力,深化工业、农业、服务业“绿岛”建设,构建碳源、碳汇及环境空气碳监测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