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介绍 专家人才库 调研选题库 研究成果库 数据库
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发布时间:2023-04-10 阅读量:210

调研情况: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基础研究没跟上。江苏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4.2万亿元,超过广东4.15万亿元,成为中国真正的第一大制造强省,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江苏制造业发展最大的隐患。例如在全省重点培育的13个先进制造集群中,有16个重点产业领域的126项“卡脖子”技术短板亟待攻关突破,其中,44项完全受制于国外,量产的61项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21项暂时无法量产。

问题分析:

江苏是科教大省,但科教的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工业的胜势,基础研究依然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短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我省基础研究投入还不够。

一是总量远低于广东,单位投入量不及北京一半。2021年江苏省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3438.6亿元)位列全国第二,但与第一名广东(4002.2亿元)差距不小,仅为其85%。折算到单位GDP投入经费,江苏(2.9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是第一名北京(6.53亿元)的45%。从研发经费投入增速来看,2021年江苏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加14.4%,低于广东(15.01%)、浙江(16.01%)和山东(15.63%)等地。

二是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过低,提升目标不高。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目前江苏比重仅为2.7%。《江苏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2025年比重较“十三五”末翻一番,即5.5%左右。而广东、上海、北京相关规划提出到2025年比重分别达到10%、12%、17%。此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虽然整体投入量大,但其中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0.5%。基础研究、基础学科投入比例低,将直接影响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水平。

三是投入强度不及国家基金,与广东差距明显。江苏投入强度为面上项目10万/项、青年项目20万/项、优青项目100万/项、杰青项目50万/项。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强度为面上项目60-80万/项、青年项目20万/项、优青项目200万、杰青项目400万/项、重点项目260万/项、重大项目1200万/项。2021年,江苏组织实施14项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单个投入经费2000万;而广东投入强度为基础研究战略项目2亿/年,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00万/个。

具体建议:

一、提高财政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总量

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财政投入方式,采取补贴、奖励等多种财政手段引导地方财政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借鉴国家指标体系,将地方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R&D比重纳入对地方领导班子的考核指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不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等社会资本进入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以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体、多方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二、提升各方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

探索对民营企业承担的国家、省、市基础研究项目,在获得财政经费支持的额度以外,允许企业加倍计提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鼓励企业建立基础研究研发基金制度、鼓励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科研合作等。强化对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监测和评估,探索将研发投入增量纳入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比,加快转型升级。

三、增强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

在省级层面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对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其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投入,缩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与广东基础研究战略项目投入差距,增加单体项目投入强度,建立确保经费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与国家联动,借鉴国内绝大多数省份的经验,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江苏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吸引更多的科技资金和科技人员投入到江苏急需的原始基础科技创新中去。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