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在南京召开了2023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会。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秘书长朱晓蓉、兼职副秘书长李健、秘书处工作人员和各专委会(分会)主任(会长)、秘书长参加了会议。
朱晓蓉秘书长主持会议,并重点介绍了学会在中国科协和省科协指导下开展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试点工作的情况。
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蔡宗雅、秘书孔超群和叶春兰分别通报了今年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和评选、会员系统建设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中的香港品质保证局“标准化工程师”研修项目等工作和相关要求。匠艺传承分会张明会长、地下与基础工程专委会竺明星秘书长、移动信息网络工程专委会沈彤秘书长和秘书处黄永清、风工程专委会周广东秘书长、虚拟现实专委会郭延文主任委员、道路与轨道工程专委会于斌秘书长等分别围绕承接政府职能、科技成果评价、组织学术活动和团体标准制定等工作,分享了相关经验和体会。
参会代表结合自己所在专委会(分会)的实际,对如何做好专委会(分会)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代表们一致表示,要加强专委会(分会)之间的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最后,许钧常务副理事长作了总结发言。他感谢各专委会(分会)为学会工作做出的贡献。他表示,各专委会(分会)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2022年的工作卓有成效,成绩可喜可贺。他指出,专委会(分会)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四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发扬长处,补齐短板,把握好工作方向和工作内容。要以需求为导向,服务好广大会员和工程师,把专委会(分会)建成真正的“工程师之家”。要通过专业科技服务团、科技服务站、院士协同创新中心等服务平台,引领院士专家资源向企业向基层集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要发挥学会综合交叉的平台优势,开展好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推动学科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承担起科学普及的责任,为科技创新厚植创新文化、培育后备人才。要积极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应有的贡献。他还强调,专委会(分会)工作要讲求规划,注意前瞻性、系统化和可操作性的统一。规划好的事要做到“抓铁有痕”,不打折扣地落实到位。要讲求团结,增强专委会(分会)凝聚力,当好社会活动家,不断扩大专家队伍和会员队伍,不断提升专委会(分会)的实力。要不忘建会初心,敢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在崎岖的道路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