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科创,一线创业谈”第三期活动于2023年8月26日在南京市玄武区硅巷骥谷科技产业园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国元宇宙技术与应用创新平台、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玄武硅巷骥谷科技产业园联合主办,南京视觉与网络智能技术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元宇宙研究院协办,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潘志庚教授、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邹轶彬、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方乙芳、马来西亚影像工程研究所主任Adrian David Chrok教授围绕元宇宙最新技术和发展进行了分享。苏豪传媒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朱弈霏担任主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元宇宙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志庚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虚拟现实技术与创新平台副理事长、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重要职位,是我国元宇宙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潘教授介绍元宇宙技术有个形象的称法,叫“大蚂蚁(big ant)”。“b”是区块链,区块链保证交易的可追溯性。“i”是互动,通过人机交互、脑机交互、传感器技术等达成虚拟环境跟真实环境的互动。“g”是图形,包括场景的建模、绘制和游戏引擎。“a”是人工智能,每个人在网上有一个虚拟化身(avatar)。“n”是网络。“t”是物联网。这六大技术覆盖了计算机从芯片到网络再到应用的不同阶段,对信息技术会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潘教授结合自己近30年承担的与虚拟现实相关的课题,讨论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以及向元宇宙过渡的技术脉络,分享了元宇宙的关键技术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对数字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潘教授表示,元宇宙的发展催生了科技文化金融等相互融合的新产业风口,产生了众多新的技术应用机遇,玄武区作为南京主城区,数字经济服务产业健全,元宇宙技术应用将助力玄武区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经济形态。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邹轶彬隆重的向到场嘉宾及线上观众介绍了玄武硅巷及玄武区元宇宙技术应用人大代表工作站。邹轶彬表示要以创新思维服务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创建,将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骥谷科技产业园作为紫金山下的创新力量正积极探索多元创新的合作共建机制,推动多层次科创平台的建设,将代表资源和相关资源有机融合,因地制宜,放大优势,为积极探索元宇宙技术创新应用推波助澜,并始终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大力联动产学研合作,将元宇宙与硅巷联盟“四个原则、五个要素”的中心思想相结合,赋能玄武硅巷载体,坚持不懈为玄武科创生态提供肥沃的土壤。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丝路数联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方乙芳表示,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力提高了企业日常工作效率,其中建立品牌形象、举办品牌活动等快速有效提高了品牌价值和忠诚度,元宇宙中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也可以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虚拟交流平台的搭建促进了跨行业、跨地区的创新合作,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和合作伙伴,真正实现了远程办公和会议,降低交通和沟通成本,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
最后,来自东京i-University大学教授、国际虚拟现实专家Adrian David Cheok教授带来“感知交流,微妙玄通”为主题的分享交流,表示国际元宇宙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布局和推动元宇宙的发展。未来,元宇宙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数字世界,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元宇宙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逼真的视、听、触、味、嗅觉体验。然而除了以上感官体验,元宇宙还涉及到人的意识、思维和社交等方面的实际运用。例如,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通过虚拟身份进行交流和互动,实现社交体验;元宇宙还可以通过游戏、教育和培训等领域,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和生动的沉浸式体验。
本次“新格局科创”元宇宙主题活动采用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方式。活动前相关活动信息分享到超过300多个科创类微信群,吸引科创上下游4000多名人员收看直播。活动充分运用高科技,以江苏原创直播技术-VTC云平台为线上直播支撑,参与者可在全球轻松参与活动。未来 “新格局科创”系列活动将
进一步服务科创中国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融通发展、开放合作,聚焦颠覆性科技领域、硬科技创业、新物种新产业等,拓宽科技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合作渠道,把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市场服务、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政策制度等聚合起来,让科技共同体在跨界协同中融入世界创新网络。
来源:南京骥谷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