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江苏省区域赛相继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等地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承办,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阴市机器人人工智能协会等单位协办。活动吸引了全省各地近一万三千名优秀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参加,成为江苏省品牌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科技赛事活动之一。
大赛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旨在为青少年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科技教育成果的平台,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与科普活动的深入开展。大赛设立了多个竞赛项目,由数字丝路挑战赛、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爻星球”中国基地设计赛、SuperAI工程创新赛-双碳先锋、开源硬件应用设计挑战赛、ICode未来编程赛、VEX系列工程挑战赛、GOC编程挑战赛、“探索未来”机器人挑战赛、启程-近地轨道太空运输挑战赛、IITC资源探索挑战赛、科学思维挑战赛、智驾竞速——无人车挑战赛、科技创意动画挑战赛、“走向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AI+程序算法竞赛、智慧环保-助力绿色地球竞赛、月背行走创意赛、极限冰壶科技挑战赛、ENJOYAI火星探险家挑战赛等20个赛项组成。参赛选手基于信息技术和工程科技等有关知识和规则,综合运用机器人、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工程和编程等有关知识,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竞技。本次江苏区域赛分为竞技对抗、任务挑战、无人系统、编程设计四类项目,结合线上线下形式分赛点开展活动。
5月18日-19日,大赛竞技对抗类项目率先在南京江宁高级中学拉开帷幕,其中VEX系列工程挑战赛作为吉尼斯认证的全球最大机器人赛事,对参赛选手信息技术及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考验,备受江苏青少年团队的青睐。
5月24日,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在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空港分校举办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开幕式暨未来工程师人才培养论坛。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田淑兰、副秘书长李亚茹,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秘书长朱晓蓉、副秘书长马勇、教育服务部部长张士廷,江苏省电教馆资源研发部主任戴炳康,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周长春,无锡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志新,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华继承,协办单位代表及相关高校专家出席了大赛开幕式。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田淑兰、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华继承分别作了大会致辞,评委裁判代表王璐和参赛选手代表陆科宇进行了赛前宣誓。
大赛开幕式活动期间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庄建军教授、无锡市教科院胡晓军所长、江苏省天一中学冯丹沁老师、江阴市青阳中学董善勇老师等高校专家、江苏省中小学代表共同探讨交流如何构筑具有新江苏特色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选拔工程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如何在青少年时代营设以工程实践创新为特征的工程师文化以及围绕全国青科赛活动的开展探索建设青少年科技特长培养和创新潜质孵育的新平台等议题。
5月25日-26日,无锡、宜兴、常州、苏州、徐州等地陆续开展了大赛任务挑战类别的数字丝路挑战赛、“爻星球”中国基地设计赛、SuperAI工程创新赛-双碳先锋、开源硬件应用设计挑战赛等14个精彩赛项。现场的参赛选手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比分胶着、竞争激烈。
同期于5月25日上午,在线上进行的编程设计类别赛项开赛,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苏州市相城区玉成实验小学、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泰州市口岸中学、靖江市斜桥中学、太仓高级中学、南京河西外国语学校、南京宇通实验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等100余所学校在校内组织了月背行走创意赛、ICode未来编程赛等线上赛事,参赛人数规模达8000余人。
6月1日-2日,无人系统类别赛项“走向未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挑战赛、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相继在江阴市滨江科技城中学与南通诺德学校两地收官举办。赛场上不仅出现了扣人心弦的对抗,还出现了很多震撼人心的瞬间,尤其是在无人机综合应用接力挑战赛中,两组来自镇江市特教中心的聋人学生团队技惊四座,以压倒性优势完成了各个比赛科目,得到了评委和在场参赛选手的一致认可。
大赛在历经半个月的激烈角逐后,于六一儿童节之际圆满落幕。本次大赛不仅展示了参赛选手们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体现了他们对科技前沿技术的关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赛事的锤炼,青少年们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赛期间还举行了多场科技讲座和工作坊,邀请了知名高校专家、中小学教育专家和大赛指导教师与参赛选手们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科研经验和心得体会。内容涵盖了前沿科技动态、创新思维培养和工程实践案例等多个方面。参赛选手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将依托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建设,举办更多的科技实践活动和创新论坛,激励青少年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更多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少年提供展示才能和发展自我的平台,培养更多的工程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会还将动员凝聚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省级学会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青少年工程教育体系,联合中小学校共同培养青少年的工程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为国家急需的工程科技人才的早期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宏大队伍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