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下午,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主持召开了由东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复杂环境下深大基坑复合支护体系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
评价委员会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建国正高级工程师担任评价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高文生研究员担任评价专家组副组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院长张明义研究员,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丙吉正高级工程师,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检测事业部总工程师施峰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耀良正高级工程师,山东大学李连祥教授参与评价。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主持会议。
河西学院校长周勇教授、东南大学戴国亮教授等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评价专家听取了兰州理工大学王正振副教授的项目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评价专家组充分肯定该科技成果,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提出的深大基坑稳定性耦合分析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成果提出了可以考虑非正常工况的基于增量法的深大基坑复合支护体系承载特性计算方法及考虑坑内外工程桩影响的基坑变形分析方法。建立了复合荷载作用下坑内外工程桩与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计算理论。提出了考虑施工过程的锚杆预应力、基坑变形及滑裂面附近土体抗剪强度变化的深大基坑稳定性耦合分析方法。发明了基坑与边坡相结合、支护桩与支撑板组合等新型支护结构型式,研发了带工字钢接头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FRPC桩的沉桩方法等施工工艺;并将上述成果形成的复合支护体系成套技术应用于深大基坑。
该成果主编地方标注1部,参编行业标准1部、协会标准2部、地方标准3部,授权发明专利2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9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3篇,获批省级工法32项。成果成功应用于西安幸福林带项目等20余项市政、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中,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