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匠心 会员单位
省长许昆林调研我会副理事长单位省产业技术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4-07-31 阅读量:184

7月30日下午,省长许昆林到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许昆林来到省产研院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研究所,现场了解研发平台建设,与科研人员深入交流。他说,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有效提高原始创新和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能力。建立完善稳定支持政策、宽容失败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让创新源泉竞相涌流。

调研中,许昆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他说,省产研院成立十年来,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对接”殷殷嘱托,体制机制持续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创新生态日趋活跃,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技创新“排头兵”的姿态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在集聚创新资源上展现更大作为,用好各类人才政策,引育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团队,加强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拓展海内外科技创新合作领域和内涵,吸引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向江苏集聚,成为科技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发挥更大作用,坚持边聚才、边科研、边出成果,放大“拨投结合”机制优势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统筹创新资源构建“大兵团、大协同、大攻关、出大成果”的科研组织机制,与企业密切协作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持续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在科技体制改革中实现更大突破,探索新型科研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能,实施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激发科研团队创新活力,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校院所企之间畅通流动、深度融合,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引导作用,推动科技金融更好赋能高水平科技创新。省政府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造更优发展环境,推动省产研院高质量发展、高效能运行。

会上,我会副理事长、省产研院院长刘庆围绕“创新人才引进评价机制,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创新人才价值实现机制,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聚焦企业重大需求,组织关键技术攻关”“产教融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推进校企人才共培共享”四个方面,汇报了关于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体制改革工作情况,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宏杰汇报研究院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展成果产业化和人才培养情况;光电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所所长尹志军汇报原创成果产业化、公共平台服务企业创新和联合培养人才情况;省产研院核心骨干人才引育计划——集萃研究员代表曾旭,合作高校代表——西交利物浦大学集萃学院执行院长文辉清,产业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集萃研究生代表路建琦,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共建企业代表——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裴轶分别汇报了建设发展及人才联合培养情况。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