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9日下午,第五届江苏工程师大会分论坛——未来工程师论坛在南京举办,论坛汇聚了来自未来工程师培养基地学校的代表、高校、高职以及高企的专家和学者。此次论坛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副秘书长马勇主持,旨在探索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工程师的培养路径,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跨学段融合。
论坛开场报告由马勇副秘书长主讲。他深刻探讨了学会“四高”联动体系与对未来工程师的培养路径的思考与探索,重点介绍了学会将有效促进高校、高职院校、高新企业和高品质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建,为未来工程师培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撑。
苏州科技大学徐峰磊副教授受邀作主题分享,他以《依托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大中小学工程教育融通探索》为主题,介绍了苏州科技大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大中小学在工程教育方面的跨学段融合模式,以及如何推动工程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苏农现代农业职业体验中心胡山山老师作《职业体验中心赋能普职融通——工程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主题报告,重点介绍了职业体验中心如何赋能普职融合,探索工程教育与劳动教育的创新结合,助力学生的多元化成长。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吴志强老师带来了《未来工程师培养——基于创意设计项目的高中生工程素养提升研究》主题分享,他通过雨花台中学的工程素养提升研究方面的实践探索,介绍如何结合创意设计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工程思维,为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未来工程师”工作坊课程展示环节中,江阴市青阳中学董善勇进行了《晶体树脂标本工坊:跨学科创作与科学探索》课程展示,内容聚焦学生亲自参与的跨学科创作活动,通过科学探索与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工程技术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论坛随后进入圆桌对话环节,主题为“构建高品质中小学与高校、高职高专和高新企业的联动机制”。与会嘉宾就如何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学与产业的对接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最后,与会人员们共同探讨了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计划,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各层级教育体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推动工程教育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第五届江苏工程师大会分论坛——未来工程师论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未来工程师”建设体系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多方合作与探索,未来工程师的培养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为社会输送更多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来源:学会秘书处
作者:马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