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科技局、党委宣传部、科协,各省级学会,各省部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协,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爱,推动落实党中央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坚定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为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日活动的通知》要求,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中科院南京分院将共同举办2025年江苏省“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5月24日—31日。旨在通过开展群众性科学技术活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二、活动主题
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
三、活动内容
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实际,突出以下内容:
1.深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及对科技工作者关心关爱。全面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科技创新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新进展新成效。深入解读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等重大政策和举措。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不断增强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社会团体、媒体等各类主体的科普工作责任,广泛调动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第一方阵的主体责任,围绕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的这一任务,紧扣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化科技及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号工程”两大主线,坚持“四个面向”,深化“四链融合”,努力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向科技工作者表达节日祝福,开展科技工作者走访慰问活动。组织科技工作者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建言献策,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2.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广泛发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场馆(基地)、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采用打卡探馆等多种形式主题宣讲科学家精神,推动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进学校、进课堂,持续开展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宣讲活动、“科普江苏·院士专家科普基层行”活动、“未来科学之星·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工程师奖”“最美科技工作者”“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为抓手,开展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活动,举办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组织“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文艺汇演,引导社会各界运用展览、微视频等方式和各种文艺创作、表演等形式,讲好江苏科技工作者爱国奋斗故事,不断增强江苏科技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3.组织科技成果走近公众系列活动。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科普化,广泛动员科研机构、高校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参与,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企业生产线等科研和生产设施向公众开放,提供线上线下科普服务。充分利用科技项目实施取得的新成果,聚焦基础研究、前沿新兴技术研发,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围绕公众关注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量子科技、航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参观研学、专家讲座、短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活动,积极组织青少年等群体参与,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公众。
4.广泛开展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各级科技行政部门和科协要强化统筹、预先部署,联合相关部门广泛动员社会公众及科技工作者因地制宜开展特色科普活动,参与主题征集活动,创作主题海报、摄影图片、短视频等作品。擦亮“惠民兴县”等科技志愿服务品牌,健全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壮大科技志愿者队伍,动员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各种类型科技志愿服务。切实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和致富能手下乡、流动科技馆进基层等面向农村的科技活动,引导优质科技资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动。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社区农村、中小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和科技服务活动。引导各地中小学利用科普基础设施开展科普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推进科普“双进”服务“双减”工作,组织遴选科技类校外培训“白名单”机构进校园,加大“科学课堂”等精品科普资源供给,推动青少年科普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
5. 强化网络宣传动员。切实发挥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面广的优势,拓宽宣传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网络科普作品,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科普品牌。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多种方式,切实强化群众体验和参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优质网络作品供给,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加强一体化统筹协调,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加强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合作,策划主题宣传活动,推出综合报道、主题专栏,打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宣传特色精品栏目,塑造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典型形象,积极营造崇尚创新、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紧扣主题,把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党委宣传部门、科协要加强工作协同,将全国科技活动周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一体设计,做到统筹部署,密切配合,联合协作,集成资源,针对公众实际需求,在活动举办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办出特色。
(二)增进联动,加强宣传。加强全社会宣传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活动周期间,各项工作要力戒打卡、排名等形式主义,杜绝铺张浪费。要推动各级各类媒体,加大对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宣传报道力度,重点向社会宣传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发布重点报道,聚焦科技工作者关心话题推出高质量内容,不断强化传播效果。
(三)周密安排,确保安全。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精心组织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科技安全保密工作。各有关活动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要与当地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密切联系、通力合作,认真制定群众性科技活动的安全保卫方案及应急预案,确保活动举办安全有序。
附件: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特色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推荐表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