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中医外科传薪火,医工结合启新篇 “医工结合视域下中医外治法传承创新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量:60

经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推荐,“医工结合视域下中医外治法传承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成功获批立项2025年江苏省科技智库计划。为推动课题研究进程,凝聚共识、明确方向,6月20日,由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主办、学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委会承办的“医工结合视域下中医外治法传承创新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启动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



image.png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朱晓蓉秘书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副院长、国家杰青张助华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彭瀚旻教授、赵晓明教授,学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委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吴斌教授、马江锋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过程控制与智能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陈景教授,南京市第一医院超声医学科王君东副主任,江苏省中医院原副院长、江苏省名中医马朝群教授,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王高元主任、陈德轩主任和郭嵩副主任等学会领导、高校科研精英与中医外科领域权威专家参加研讨会,共谋中医外治法传承创新发展新蓝图。

会议伊始,马朝群从医院规模、服务能力、人才队伍三个方面介绍了江苏省中医院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医外科传承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朱晓蓉介绍了学会基本情况,从政策支持、学科融合以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角度,指明了医工结合赋能中医外治法的战略意义,并表示对后续工作的鼎力支持。



image.png

马朝群教授致辞



image.png

朱晓蓉秘书长致辞


专家讲座中,项目负责人、学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郭嵩介绍了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的发展历程以及专科特色外用制剂,同时指出了中医外治法医工结合的应用场景与技术瓶颈。彭瀚旻介绍了团队基于压电技术的超声透皮给药新方法,及其在疑难皮肤疾病、肿瘤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实践应用,有望解决中药外用制剂透皮难渗的问题。马江锋构建了pH响应葡聚糖基水凝胶,其显示出显著的促创面修复功效,搭载中药有望解决慢性创面难愈的问题。陈景介绍了苦参-苍术药对调控“腠理开阖”经皮给药与抗肿瘤应用研究,为中药外用制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讲座结束后,参会专家就“中药透皮难渗”“慢性创面难愈”“甲状腺结节难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image.png

郭嵩副主任委员作学术汇报



image.png

彭瀚旻教授作学术汇报




image.png

马江锋教授作学术汇报




image.png

陈景教授作学术汇报



image.png

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索医工结合方法推动中医外治法的现代化、标准化与国际化的策略,打通医-工学科壁垒,为江苏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中医外治法的传承创新发展应着重融合现代技术与中医药传统理念,医工结合将大幅度推动中医外治法在理论体系、技术创新与国际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学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专委会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