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江苏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当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发布时间:2021-05-18 阅读量:540


《光明日报 20210515日 第 05 版 版面截图


4月19日,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大会和“一区两中心”揭牌仪式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

“江苏最大的资源是创新资源,最大的优势是实体经济,必须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上当好开路先锋。”江苏省副省长齐家滨表示。江苏拥有高校167所,科研机构850多家,在苏两院院士104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制造业集群,产值约占全国七分之一;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江苏制造,超过15%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

创新创造在江苏大地上涌现滚滚热潮。壮大战略科技力量,江苏正举全省之力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紫金山、姑苏和太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定向突破“卡脖子”问题。

加快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江苏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到2023年,全省将重点培育50条具有较高集聚性、根植性、先进性和具有较强协同创新力、智造发展力、品牌影响力的重点产业链。

产业集群发展是江苏制造的鲜明特色。2018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13个产业集群瞄准世界先进制造,培育一批国际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示江苏作为,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彰显江苏担当。


来源:光明日报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