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指导、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主办、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协办的2016江苏继续教育创新论坛在江苏省科技工作者活动中心举行。受邀出席论坛的专家有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IACEE)第一副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中心执行董事Paul Marca先生,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顾问、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原副主席张国庆,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明道福,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伟,中国创联教育集团执行董事王成、继教事业部总监曲玲锋,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许映秋等。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许钧主持论坛,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科技咨询中心副主任王岩参加论坛活动。
2016江苏继续教育创新论坛现场 (刘成贺 摄)
本次论坛以“国际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如何顺应互联网+趋势”和“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路径探索”为主题,特邀Paul Marca先生、明道福副院长、张伟书记、曲玲锋总监、许映秋院长分别以“继续教育与创新——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关于网络课件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互联网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路径”“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与市场化运营”“创新时代的继续工程教育”为题作专题报告。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40名从事继续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论坛进行交流互动。
Paul Marca先生分享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在继续教育与创新领域的思路和经验。他介绍说,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中心延续弗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将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教学与业界有机结合的传奇,包括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认证和独立课程以及非学历认证和课程,秉承工程学院“学无止境”的宗旨,创新开发出一系列为职业需求量身打造的培训项目。2011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慕课(MOOCs)兴起,迅速成为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Paul Marca先生告诉参会代表:“慕课让很多斯坦福大学教师改变了他们的教学方式,原来只能给100个学生在学校里上课,现在可以把这个课程提供给10万人甚至更多的人。我们也在考虑如何调整教学内容来适应现在的这些变化。”他也向高校教育主管领导提出了几点认识,“首先在理解规则的前提下和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去改变规则,其次让客户意识到他们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另外需要确定获得足够的支持并雇佣合适的团队完成工作,并且需要制定一个目标而不是只关注递增量。”
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中心执行董事Paul Marca作报告 (刘成贺 摄)
明道福副院长在报告中介绍说,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远程培训平台,开发了网络课程资源1000多门,同时开发了手机和pad终端移动学习平台,制作了一批具有交互导航功能的移动终端课程。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高仿真度实践应用环境,建设流媒体课件200余个,实验1000余个,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云环境开放虚拟实训中心。例如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平台上,通过三维动画视频和虚拟仿真教学,学员可以对电动汽车整车及各个部件进行多角度旋转查看,对电动汽车整车及各个组成模块进行模拟拆卸和模拟组装。
张伟书记在报告中指出,“我们今天讨论的可能不仅仅是远程教学,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在以智能自主学习为趋势的时代,我们如何开发网络课件和建设远程运行平台。我们了解了一下,目前中国的高等院校开办的专业技术类课程比较少,而很多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发的一些课程与工程技术类也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个人认为目前在中国在线的工程继续教育可能还是比较缺乏。美国很多高校的工学院基本上都建立了职业教育中心,更多的是把在校学生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合并起来进行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如果我们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基地在这方面做些事情的话,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曲玲锋总监重点介绍了与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围绕行业开展培训所搭建的国家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这是一个为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全国人社系统等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会员单位搭建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未来有望形成平台自有的专家库和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人才数据库,真正服务好全国6800万专业技术人员。他提出,目前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日益凸现,对培训的质量和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我们组织大规模线上培训,简单的提供一个课程,成本非常大,同时大家也不满足于你说什么我听什么,而是希望进行更多的交流,得到更好的帮助。所以目前我们开发了VR、AR的课程,包括运用在线直播的方式,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许映秋院长则从认识层面上阐释对创新时代下继续工程教育的理解,分析了继续工程教育经典理念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应当倡导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开展大规模的继续工程教育活动,以此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并且建构继续工程教育与持续工程创新的全新关系。为了促进这种关系的良性发展,企业应扮演好主体角色,激活继续教育机制;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继续教育任务;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致力于营造有利于工程技术人员成长的“软环境”,尊重市场规律,鼓励多种资金进入,形成社会参与、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扶强扶优的市场淘汰机制,通过立法为继续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机制,以此健全继续工程教育保障机制。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陈日鑫经理在论坛上为参会代表展示了VR和AR技术在培训与工业4.0中的应用。
2016江苏继续教育创新论坛参会代表合影 (刘成贺 摄)
论坛上参会代表就继续工程教育发展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同时本次论坛加强了江苏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在继续工程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促进继续工程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对推进江苏继续工程教育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江苏省工程师学会蔡宗雅
责任编辑: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