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活动报道 科学知识 江苏少年工程院
在“江苏少年工程院”,跟着大院士争做“小院士”
发布时间:2021-09-24 阅读量:921

落实“双减”任务,“江苏少年工程院”在行动!




新学期“双减”政策刚刚出台一场关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也正在南京一中热烈研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工程师学会专家等科学大咖齐聚我校围绕“江苏少年工程院”的课程体系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对于“小院士”的培养思路越来越清晰。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市委常委、秘书长蒋跃建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也在开学之际来到一中进行指导和慰问“院士1课堂” “江苏少年工程院”给予了高度肯定

韩书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榜样有无穷的力量。要引导学生追这个时代真正应该追的‘星’,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科学精神和学习动力,为孩子们留下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

“江苏少年工程院”




“江苏少年工程院”是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和南京一中共建 面向江苏青少年的高端科技创新学习平台整合科学、科技、工程教育等资源打造“未来科学家”“未来工程师”的成长平台成为省市共建、校地融合的新桥梁

今年628“江苏少年工程院”在南京一中正式揭牌




南京一中还借助院士校友资源开设了科学类校本课程院士1课堂聘请19位院士担任崇文导师进一步丰富学生“双减”后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本学期“江苏少年工程院” 值得期待!

培养“小院士”大咖科学家坐镇“江苏少年工程院”

“火炸药之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担任顾问

为今后发展提供指导




“江苏少年工程院”组织架构(部分)




院长:

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理事长)

副院长:

胡敏强(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钧(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科协原副巡视员)

执行院长:

 焱(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

朱晓蓉(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长)

秘书长:

陆芷茗(南京市第一中学副校长)

为了实实在在培养一批“小院士”江苏少年工程院的各项工作也在不断推进

第一阶段拟定具体工作条例

第二阶段首个“崇文少年班”成立

第三阶段出台课程体系、评价方法

“小院士”培养三类课程

通识类课程

采用讲座、授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

实践类课程

采用参观、调查、实验、考察、跟岗、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动手探究能力。

研究类课程

需要学生组建团队,围绕真实的问题进行研究,在专家、院士指导下形成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小院士”遴选方法

“江苏少年工程院”秘书长、南京一中副校长陆芷茗说:“最终由院士主持答辩,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评选出‘小院士’,所有这些课程将在新学期陆续启动,整个培养过程将持续2-3年。”

“江苏少年工程院”执行副院长朱焱说

“江苏少年工程院”,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教育战略方向

“‘江苏少年工程院’成立的初衷,是希望结合新课改,整合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程和课堂教学能适应甚至回应国家的教育战略方向,发掘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

“江苏少年工程院”,育人路径的务实探索

“以往培养体系的局限性,可能会导致有些具有科学家潜质的‘苗子’发展受限制。而江苏少年工程院是普通高中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对育人路径的务实探索,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江苏少年工程院”为起点,辐射全省,落实“双减”,助力新“新课改”

“未来,江苏少年工程院将整合科学、科技、工程教育等资源在一中落地并辐射全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为‘新课改’助力,也是拓宽学生视野,落实‘双减’任务的重要行动。另外,我们也会在全省广大青少年中,遴选、发现、培养、评价创新素质、科学素养突出的青少年,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激励青少年树立创新志向。”

“江苏少年工程院”为起点,辐射全省

以实际行动回应国家的教育战略方向

助力新课改,拓宽学生视野,落实“双减”任务

引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践行科学精神

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视野中

这,正是“江苏少年工程院”的追求!

@所有人  剧透时间到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即将到南京一中开讲敬请期待!




来源:南京一中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