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通知 学会动态 前沿资讯 分支机构动态
本轮疫情现新特征 今冬疫情或有反弹
发布时间:2021-09-28 阅读量:401

福建本轮疫情现新特征

感染者绝大多数不在社区


福建本轮疫情出现了一个新特征,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专家日前研判认为,目前厦门的阳性感染者来源发生结构性变化,绝大多数不在社区,而在隔离范围内被发现,厦门市的阳性感染者目前主要集中在同安区,占比超过90%,因此现阶段集中隔离点的防控尤为重要。25日,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对病例集中的厦门同安区集中隔离点进行了督导。

在厦门市同安区的一处集中医学隔离点,这里隔离了50多位密接和次密接。集中隔离点核心的措施是实行三区两通道,三区就是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两通道是指隔离人员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要明确分开。工作组介绍说经过这两天的改进,同安的集中隔离点有了非常大的进步。

据了解,同安集中隔离观察的密接、次密接很多来自同村或者同个工厂相互认识,走出隔离房间在楼道聊天,甚至私自外出也时有发生。还有部分集中隔离点在人物同防方面,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处置较不规范,带来交叉感染的隐患。工作组此前甚至发现个别隔离酒店还有普通客人居住。近几天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专门派出几个小组,对同安的集中隔离点进行了巡回督导,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规范隔离管理的各个细节,尤其对出现了阳性感染者的隔离点,要求及时流调回溯,加强环境采样,科学确定风险人员的隔离期等。

国家卫健委赴福建工作组专家 张奇:现在视频监控24小时都有专人值守,发现人员有私自外出的情况能够及时处置,驻点民警能够及时进行劝阻或者警告。25日我们看到几个隔离点检测的阳性病例,能够及时进行人员转运,比之前有了很大改善。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比如说健康监测,还要进一步做实,包括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异常情况,一定要进行全面监测,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上报。


张伯礼:今冬疫情或有反弹 

加强疫苗接种是关键


“今年冬天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反弹。”25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平行论坛上,有专家的话一出口,现场观众立刻深吸了一口气。
就此判断,记者专门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求证。张伯礼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德尔塔病毒是优势毒株,传染性确实很强,一人可以传染几个甚至几十个,传播速度也快。国际方面,很多国家新一轮疫情又开始出现,有的国家是第三波,有的国家是第四波,虽然我们采取严防输入措施,但又不能完全封闭国门,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专家做出上述判断是对的,今年秋冬还是要严防死守,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不能完全避免,需要提高警惕。”张伯礼说。

关于如何防范?张伯礼明确指出,要加强疫苗的接种,虽然疫苗对病毒感染的防护作用有所下降,但它对于防止转向重症率和死亡率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有效率可以达到80%—90%。


新冠疫苗第三针何时接种最有效?

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指出,第二针疫苗接种者血液中综合抗体滴度在几个月内会明显减弱,但体内免疫记忆仍未丢失,接种加强第三针疫苗时,会在七天内显著提升综合抗体滴度,并能维持至少9个月的高水平。如果条件允许,第三针最好在接种第二针六个月之后打。

谢晓亮在演讲中,还对比了第三针科兴灭活疫苗对原始株和Delta株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原始株相比,对Delta株来说,也是打第二针六个月以后再开始打第三针效果最好,等九或者十二个月再打区别不大。


国产鼻喷新冠疫苗要来了

接种24小时即起效


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是我国新冠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之一。9月26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上,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夏宁邵介绍了国产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研发进展。他说,该疫苗单剂接种后24小时即起效,能够提升我国点状突发疫情快速控制能力,可为大型会议或运动会提供有力保障。

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致力于研发安全、有效和可及的疫苗,同步推进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条技术路线,最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成功率。其中,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作为技术路线中唯一采用鼻腔喷雾接种方式的疫苗,一直备受关注。

夏宁邵介绍,其团队研发的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已经进行了一二期临床和拓展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一期63例、二期724例受试者均未发生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同时,受试者的外周血可检出细胞免疫应答且持续至少6个月。

此外,团队还在双针灭活疫苗基础上加强接种一剂鼻喷新冠疫苗,结果显示,在体重变化、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病毒滴度方面,都有协同增效的保护作用。“有研究认为,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以后,病情会加重,”夏宁邵说,由于采用鼻腔喷雾接种,疫苗可以在上呼吸道形成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线免疫屏障,在快速起效、广谱抗变异、长期有效性、暴露后应急保护等方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有独特的抗病毒保护作用。“鼻喷新冠疫苗具备成为下一代新冠疫苗的创新潜质。”

鼻喷新冠疫苗适合什么样的场合?

夏宁邵介绍,数据显示,该疫苗单剂接种后24小时即可起效,能满足快速应急需求,在突发大量病例出现,密接、次密接无法快速甄别管控时,可快速增强免疫屏障,提升我国点状突发疫情快速控制能力,也可以为大型会议或运动会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在感染后24小时接种仍具有保护效果,如果在紧急条件下为密接、次密接人员接种,可保护其中的新增感染者免于重症或死亡。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五类24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其中有9个疫苗进入三期临床实验阶段;4个疫苗已附条件上市,2款疫苗获世卫组织纳入全球紧急使用清单,另有3个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无论是在研发技术路线、疫苗品种数量、品种类型丰富程度还是研发进度上,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均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来源:科普中国

Copyright 2014-2021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处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东楼528室  电话:025-86670727、025-86670726
  工信部备案号:苏ICP备15061165号-1